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(IMMC)自2014年由美国数学与应用联合会(COMAP)和香港儒莲教科文机构(NeoUnion)联合创办以来,已成为全球中学生数学建模领域的顶级赛事。其宗旨是通过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开放性问题,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、跨学科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。2025年赛事延续“零基础门槛”特色,覆盖7-12年级学生,强调数学与科技、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。
一、IMMC竞赛赛事背景
IMMC的核心特色在于其开放性和跨学科的综合性。赛事鼓励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,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2025年赛事特别强调与现代技术的结合,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领域,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提升自我能力的良好平台。
二、2025年IMMC竞赛比赛内容
1. 赛题设计:聚焦现实问题转化
2025年冬季赛的核心命题为“电力-算力协同调度”(E题),要求参赛团队在96小时内设计模型,以优化数据中心的能源成本与算力调度。赛题分为三个阶段,逐步深入:
问题1:调整不同时段任务数量,以降低电力成本,并确保任务按时完成。
问题2:在问题1的基础上,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,减少对传统电力的依赖。
问题3:引入用电量平稳性约束,避免电力供应的剧烈波动。
此赛题鼓励使用蒙特卡洛模拟算法及AI工具,体现了技术前沿趋势,要求参赛者必须公开透明地披露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。
2. 竞赛流程与规则
赛程时间:
中华赛区冬季赛:2025年1月22日-26日;
国际赛:2025年3月6日-11日(仅限区域赛前20%晋级队伍);
答辩决赛:2025年4月下旬于香港举行。
组队要求:每队由2-4名同校学生组成,需至少1名本校教师指导。
论文提交:
需包含1页摘要,正文不超过20页,总页数不超过21页;
文件格式为PDF,大小不超过17MB,页眉需标注控制号及页码。
3. 评分标准与奖项设置
评分维度包括:
模型合理性(40%)
创新性(30%)
论文规范性(20%)
团队协作(10%)
奖项分级为:
中华赛区:特等奖(O奖)、特等入围奖(F奖)、一等奖(M奖)等;
国际赛区:全球金奖、银奖、铜奖,其中前20%的区域赛优胜队伍可晋级。
三、2025年IMMC竞赛新变化
1. 知识体系升级
2025年的赛事引入了新的考点,特别是能源经济学与人工智能伦理,考点占比提升至30%。高阶组别还要求掌握动态规划与复杂网络模型,这将对参赛者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出更高要求。
2. 赛制调整
国际赛的答辩环节新增“模型可解释性”的评分项,要求参赛者展示模型构建的完整步骤及逻辑可追溯性。此外,纸质论文提交改为线上系统,需通过双重验证以防作弊。
3. 竞争加剧
中华区国际赛的晋级分数线预计将提升至85分(较去年提高10分),深圳荟同国际学校、北京二中国际部等团队在长期的赛事中表现优异,竞争愈加激烈。
四、IMMC竞赛备赛建议
1. 分阶段突破
基础阶段:精读《数学建模方法与分析》教材,完成100道真题基础题训练。
进阶阶段:研究真题中的蒙特卡洛模拟案例,探索Python工具的应用。
2. 高效学习工具
真题库:IMMC真题,重点分析后3题的跨模块推理逻辑。
互动平台:登录COMAP官网,体验虚拟电力调度模拟系统,强化实战能力。
3. 团队协作策略
明确团队内部分工(如数据收集、模型构建、论文撰写),定期组织模拟答辩,预设观点分歧解决机制(如“数据投票法”)。
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(IMMC)不仅是数学能力的展示平台,更是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场。通过合理的备赛策略和资源的有效利用,学生们将能够在这场全球性的数学盛宴中,展现出他们的才华与潜力,为未来的学术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扫码免费获取完整中英版真题!
还可免费下载IMMC2015-2025真题+历年O奖论文集+新赛季备赛干货⇓